人生是一連串不間斷的進程,有些人抗拒變老,但也有人豁達以對。日本知名作家岸見一郎《變老的勇氣》一書中曾提到「人生,下坡路段最精彩」,透過上下坡的隱喻,提醒大眾改變態度,欣賞不同的人生進程,有些風景和體悟只有在下坡路段才能體會。
從創造經濟奇蹟的青壯人口型態、轉型到高齡社會,台灣老化速度有目共睹,然而過去並不重視老後生活,多數上一代長輩認為「退休免工作、在家含飴弄孫」就是頤養天年的最佳寫照,然而這一輩熟成世代的老後,卻是處於全球疫情緊密牽動下所帶來各種衝擊、經濟低迷、地域扁平化、低利率、少子化、長壽化的趨勢,促使傳統理想的老年樣貌逐漸改變。
當退休後不再需要過去習以為常的輸贏勝負、作為每一回合的結論,而今更重要的是:能否以從容不迫的優雅姿態成為自己想要的老大人。因此,熟成世代就是成為老大人前的練習生,在這個階段學著審視自己的各種退休條件是否充足。這不僅需要財務、醫療與照顧方面的預先規劃,更需要學會坦然接受正在變老、淡然面對變老的改變、學會順其自然不勉強,重新審視人我關係,當進入身心安頓的境地,才能更自在享老。
熟成世代學會照顧好自己,才會成為快樂的老大人!
熟成世代通常具有三重身份,包括:「家人的照顧者」、未來的「老大人」以及「自我的照顧者」,總體承受的壓力不小。一方面需要面對照顧自己家中老大人,為父母的生活打點張羅,同時另一方面自己開始跟著學習規劃成為「老大人」的人生進程,更不可忽略的是「自我照顧者」,需要懂得適時做到身心調適與生活平衡,才能身兼三重身分。
理財專家夏韻芬女士曾在2020年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公益講座中分享,熟成世代常常是家中重要支柱,肩負家庭維持的重責大任,也最容易疏於自我照顧,因此,在成為老大人之前就要開始學習先觀照自己需求、學會找資源,若怕自己悶得慌、照顧壓力繁重,可以透過社福團體找出喘息空間,為自己開創新的興趣、新的社交生活圈,這些都能幫助自己提早做好萬全準備。
熟成世代的理財準備 不能只算醫療費
夏韻芬女士分享,每個人在退休準備上,都需要從不同方面著手,包括退休前的資產盤點、預先規劃並建立財務安全度、確保無債退休,就更有機會讓生活、家庭與工作安排上增加彈性,幫自己創造隨心所欲、過上想要的生活。而夏韻芬女士進一步提到,在退休金準備上,多數人會把醫療費存入退休金,但卻忽略「照護與安養」費用,但這也是需要金援,必須納入規劃中。
雖然台灣社會開始逐漸打破對「老」的負面印象,高齡化的各種準備與可能想像也逐漸被大眾所重視,但這段中年熟成轉老大人的轉變期要走多久,都有賴於每個人的心態與條件。
老大人是由「老」加上「大人」、先成為大人再變老,這是生命的順序、也意指每個人都從身為熟成大人的基礎上、逐步轉變成一位老大人。挖掘出屬於自己需求與心路歷程,回首生命萬般精彩經驗、從中淬鍊出生命的果實,最後找到一套專屬自己的「老大人養成學」。
▎ 理財專家夏韻芬:「只有照顧好自己,才會成為快樂的老大人!」摘自2020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活動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