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手機選單

學習,才能做好照顧者

2018-03-13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劉建良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 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 劉建良醫師

熱愛教學,曾三度榮獲陽明大學優良教師獎,於國內外學會發表論文得獎。2015與2017年,失智症照護團隊連續獲得兩次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在2016與2017連續以失智進食問題主題,獲得醫策會醫病共享決策工具比賽銅獎。

 

除了照顧技巧,學會體察情緒與善用資源,照顧才能更輕鬆

「家屬引領失智症長輩就醫,我第一時間注意的不是長輩,而是家屬的神情!」一談到失智症照顧,神經內科劉建良醫師侃侃而談,其實家屬比患者更需要被關心和照顧!

 

劉建良表示,當患者及家屬一起進入診間,若同時看到長輩及家屬神情正常,就不需為他們太過擔心;倘若今天長輩表現的非常愉悅,家屬卻愁容滿面,這就表示應該先關心照顧者的狀態,因為照顧者需要幫助!

 

「照顧失智症長輩非常不容易,身體負荷與心理承受的壓力是常人無法憑空想像的。」劉建良補充,家屬必須先把自己照顧好,並且尋找合適的資源,才有辦法照顧好家人。{延伸閱讀-改變情緒 照顧也能累積快樂能量

 

時時體察自己的情緒 學習使用長照資源

當照顧者的身體狀態及心理壓力已經到達底線,再也無法正向思考迎戰長期照顧的時候,最常聽到家屬說『都沒有人可以幫我』,或是『沒有人有能力在我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劉建良呼籲,照顧資源千萬別等到「不得不用,才去用」。尋找適合家中長輩的照顧資源、同時又得符合照顧者的需求,這本來就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運用。「運用社會資源與學習照顧技巧,這都無法一蹴可及,若是等到家人倒下才開始找資源與學習照顧技巧,往往緩不濟急,照顧者的壓力與焦慮只會更大!」

 

劉建良舉例,有些失智症長者在初期,因為非常仰賴日間照顧的服務,所以一旦惡化到中、重度,長輩必須接回家中接受照顧時,家人完全措手不及。面對這樣的狀況,劉建良建議,不妨讓長輩一開始除了接受日照中心的照顧之外,也同時申請少時數的居家服務,讓長輩慢慢熟悉這樣的服務資源,為長輩將來銜接居服的適應先做好預備。{延伸閱讀-照顧失智長者之路,您不孤單!-失智症照護支持資源

 

另外,許多照顧者忽略自己的壓力,乃至於崩潰邊緣才發出求救訊號,造成外界來不及介入及幫忙。到底該如何體察自己的照顧壓力以至於適時求助?劉建良醫師分析,人在高度壓力的狀態下,身體的生理反應是不會騙人的。身體若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環境下,會使人心跳加速、血壓增高、胃腸不舒服、呼吸道不順、排汗不正常、睡眠障礙或頭痛等生理現象。當以上狀況越來越頻繁,適時的喘息是非常重要的,千萬別讓壓力一次爆發,這也是前段文章所強調的觀點—學習使用身邊的照顧資源,除了讓照顧者適時釋放壓力,也讓長輩慢慢適應不同的服務,讓雙方在照顧路上增加安全感。{延伸閱讀-如何為失智症長輩安排照顧計劃?}

 

照顧只有原則 沒有通用絕對的方法

照顧者尋求社工師、心理諮商師等專業人員提供心理協談服務,對壓力的緩解與情緒的釋放是非常有幫助的,但劉建良提醒,除了照顧者的心理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照顧者能夠有「充分運用的照顧資源」,才能真正解決照顧者面臨的問題。

 

劉建良從多年的失智照護診療經驗中分享,失智症長輩千百種,照顧只有大原則,但是方法卻因人而異。照顧方法需依照長輩的人格特質及家庭成員多寡、家庭組成、住宅類型及居住區域環境周遭可用資源,如醫院、診所、超商、社區據點等做調整,沒有一式通用的方法,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照顧方式。劉建良強調:「對照顧者而言,唯有照顧技巧的內化及外在資源統整運用,才能真正減輕他們的徬徨與無力感。心理支持、照護技巧、照顧資源運用,這三個環節是我們一直努力幫助家屬學習與建立的,我們教家屬原則,幫他們建立照顧的方法。」{照護相關-【中化】失智症居家照顧服務

 

家屬的照顧交班紀錄

劉建良醫師認為「先顧好照顧者,長輩就可以獲得良好的照顧」,為了要達到此一目標,開發了「長輩的照顧交班紀錄(表一)」、「照顧者的關懷表(表二)」兩種表格。「長輩的照顧交班紀錄」是當主要照顧者需要喘息時,可以給予其他照顧者一個好用工具,讓替手的人可以有效安撫長輩,在照顧上面更有信心。「照顧者的關懷表」則是提供給主要照顧者的其他家屬與周圍友人,讓大家可以觀察主要照顧者的情緒與狀況,並且提供適當的支持。{延伸閱讀-《中化銀髮居服員_素鈴》發揮柯南精神,解讀長輩的健康密碼

 

「照顧不該是單打獨鬥,而是盤點好所有資源,才能做最好的運用!」劉建良勉勵,照顧是辛苦而漫長的苦戰,唯有學習運用資源與用對照顧方法,才能讓照顧者的能量維持長長久久。{好物推薦-雙蛋白+高纖 中老年人的營養補給

 

 

線上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