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手機選單

鼻胃管照護及灌食

2017-07-18 林芳欣 護理師

讓主要照顧者能掌握對鼻胃管灌食技術及照護的基本認知,照護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若遇到突發狀況請立即送醫處置。

 

灌食步驟

{延伸閱讀-專業的關懷照顧,開啟長輩的心扉!}

一、灌食前

1.管灌飲食放置室溫不超過4小時;半小時內不灌的需放冰箱,灌食前再溫熱(溫度宜約37.8~40度),冰箱內放置不超過24小時。

2.若餵食前進行翻身、拍背或抽痰等處置,建議休息至少15分鐘,待呼吸平順後再餵食。

3.灌食的時候病人需採半坐臥姿勢或將頭部抬高45-60度,灌食速度不宜太快,溫度以體溫接近最合適,灌完1小時候才能躺平,以免灌入之配方倒吸入肺部。

4.每次灌食前應檢查胃內殘留量:若胃內殘留量少於70或80cc可繼續灌食,但若多於70或80cc則先停灌,待1小時後再回抽一次,若殘留量減少則可繼續灌食,否則請洽詢醫護人員後再作處理。

5.回抽的正常顏色應該都是白色或淡黃色的未完全消化食糜,如果變成咖啡色食糜,就表示胃可能有出血的狀況,請洽詢醫護人員後再作處理。

6.若回抽時沒有內容物則以聽診器確定鼻胃管的位置。

7.確定胃管通暢,位置正確及消化良好後開始灌食。

8.嬰幼兒灌食:抬高針筒使液面到嬰幼兒胃部距離約為15~20cm,並以橡皮筋固定於掛勾上或用手持住,再將灌食液緩緩倒入針筒內,藉由重力慢慢流入嬰幼兒胃內,約15分鐘完成。

9.有腹脹,胃消化液達100cc以上或有咖啡色食糜時應暫停灌食,請洽詢醫護人員後再作處理(嬰幼兒反抽量超過灌食量的1/2時,需暫停灌食;小於1/2者酌情減量)。  

二、灌食中、後

1.每餐灌食量約200至250cc,約2-3小時灌食一次,但可視病人個人調整(嬰幼兒依醫囑執行)。

2.灌食速度: 依飲食濃度及病人反應而定,成人每200cc以3-5分鐘的速度灌完,嬰幼兒約於15分鐘內灌完。

3.灌食後以開水20~50cc(嬰幼兒2~5cc)沖洗管子,避免管內食物發酵或阻塞。

4.灌食後姿勢保持0.5~1小時。

5.對所引起的腸胃問題,如腹瀉、便祕、腹脹、噁心、嘔吐予適當處理並記錄。 

 

三、出現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止灌食並告知醫師或諮詢醫護人員

1.咳嗽厲害或呼吸急促。              

2.嘔吐。

3.阻力很大無法灌入。                

4.管子滑出不確定是否在胃中

 

NOTE:所有口服藥磨粉後給予。

 

日常清潔

一、建議選用普通紙膠或宜拉膠黏貼鼻胃管;減敏紙膠不服貼,容易鬆脫,故不建議用來固定鼻胃管。

二、每日晨起時清潔口腔及鼻腔,並更換紙膠於不同位置處。病人洗澡後需立即更換紙膠,鼻水分泌多的時候或鼻部易出油者需增加更換次數,以免鼻胃管滑脫。更換步驟如下:

1.紙膠撕成Y字型,一端粘貼於鼻樑上。

2.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紙膠之一角,向下繞貼於鼻胃管。

3.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紙膠之另一角,向下繞貼於鼻胃管即完成(如下圖1)。

4.若刻度脫出未超過10公分,且檢查口腔無胃管纏繞,則可輕推進至原刻度位置,重新固定,並請通知居家護理師。

 

 

三、當移位或翻身時,易造成滑脫。建議您:

1.當餵食完時,請習慣將管路置於明顯處(如枕頭上)以方便觀察。

2.翻身時,請先將鼻胃管置於胸前,再做翻身動作,以避免牽扯滑落。

3.當要坐起時,先將鼻胃管牢貼固定,可置於肩上或耳後,勿將管路垂直懸於胸前,以防重力原理,造成滑脫。

4.當您為病患洗澡或穿脫衣服時,請先檢查鼻胃管有無貼牢,並擺放在耳後固定。

{延伸閱讀-《中化照管師-苔珦》謝謝每一位選擇與我們同行的長輩

 

 

 

(*本篇原文刊載於《照顧達人誌》No.013,P.19-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