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手機選單

如何說服顧祖厝的媽媽一起同住?

2016-01-05 中化銀髮事業 企劃編輯群

(Picture source: morguefile.com)

 

「媽~您搬上來跟我們住吧!」玉梅不住勸說,但84歲的老媽媽還是堅持的搖頭。「妳爸爸他都走了,這個房子更是不能沒有人。」老媽媽總是堅信著「顧祖厝才能庇蔭子孫」,大地震之後,老房子被震出了幾條縫,但老媽媽就是不願意搬離開這個熟悉的地方。「這還有那麼多老鄰居、老朋友呢…」老媽媽說。但是,長輩一個人住,生活諸多不便,安全、營養…...都讓人擔心。{延伸閱讀-再把之前的美好追回來

 

【專家建議】

諮詢顧問:鄭杰榆/職業心理諮詢師


大家回想看看自己是年輕的時候比較喜歡新鮮事物,還是隨著年紀越長越喜歡新鮮事物呢?我想答案是非常明確的,隨著年紀越長我們的習慣越來越定型,許多喜歡的人事物、不喜歡的人事物也多半都很明確了,因此隨著年紀老化,其實人的彈性會越來越低,尤其不喜歡處在陌生的環境中,這也是所有像玉梅一樣希望接媽媽來住的子女們需要理解的:讓長輩換一個環境居住,不只是換個地方吃飯睡覺那麼簡單的事情,換個地方住(尤其如果是跟老家不在同一縣市的話)象徵著切斷舊有的關係、熟悉的巷道店舖與鄰里好友;甚至對一些長輩來說更嚴重的會是拔起了過去生活的根。{延伸閱讀-沒有與父母住在一起,能放心嗎?}

 
因此除非是長輩身體狀況已經無法自理,亦或是已經有輕微失能現象發生但是卻堅持自己身體沒問題,這樣的狀況下可能需要半強迫的安排與子女同住。否則我們常常看到身心健康還能自理的老人家,離開了熟悉的社區與鄰居朋友,日常生活失去往常的規律與樂趣,當然兒女同堂含飴弄孫是一大樂事,但是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秩序,長輩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才能一直保持動態的健康;若是在新居住的地方沒有刻意培養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營造鄰居或是社團朋友關係,長輩很容陷入每天呆在家中等待家人下班下課,或是不斷的作家事、看電視打發時間;長期下來因為生活中刺激較少,反而退化得更快。{延伸閱讀-如何與長輩溝通,想找人幫忙照顧的事

 
在玉梅的狀況中,看起來老媽媽還能夠自理生活,只是高齡一人獨居子女在外必然會有擔心,因此如何為老媽媽在社區中建構「非家庭的照顧網絡」是住在外地的子女要學習的功課。如果是在老社區都是老鄰居,能夠邀請老鄰居互相定期注意家裡面的狀況(譬如每天相約一起去買菜或拜拜等日常活動),並且準備好附近幾個鄰居的緊急聯絡電話也留自己的聯絡電話給他們已備不時之需。如果經濟狀況許可,建議玉梅也可以考慮在老家裡加裝在宅緊急救護通報系統(俗稱生命連線),讓老媽媽在發生緊急狀況時馬上有專業人員趕到家中進行第一時間的處理,或是申請照顧服務員的服務讓老媽媽有人手幫忙處理家事跟料理食物。如果擔心在家飲食不夠營養,有些社區會採取送餐方式,不但有人可以定期送餐了解飲食狀況,更能夠因為送餐增加媽媽跟社區的互動;也有的社區會採取「老人食堂」的方式,讓幾個老人家一起吃飯,人多吃飯氣氛愉快,對於老人家的人際互動也很有幫助。{好物推薦-銀髮族元氣養生餐


另外就是家裡面的環境佈置也是子女可以用新的地方,老媽媽住的是祖厝,通常環境會比較老舊,設計上也可能有一些不方便老人家的地方,但是因為對祖厝的感情以及愛護子女的心意,如果硬生生把老人家搬離反而會造成傷害。不妨檢查與佈置安全的居家環境,也是可以加強長輩在家中的安全;根據調查發現家中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點為:浴室、廚房及樓梯等,玉梅可以趁回老家時觀察媽媽在家的煮飯、洗衣、上廁所等生活作息,留意家中光線與客廳、廚房與浴廁等重要環境是否具有潛在危險可以事先預防,譬如光線是不是足夠明亮,方便媽媽可以看清屋內物品及家具、通道等位置;如果有鋪地毯要有牢固的防滑底襯、地板鋪設不反光且防滑的材質、走道或是馬桶旁可裝設有扶手協助媽媽方便起身等等,都是一些子女們花小小心思就能有大大改善的好方法,也能夠讓遠在外地的子女稍稍的安心。{好物推薦-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工程服務

 
最後一點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內政部或是各縣市政府對於獨居的老人家也都有一些定期關懷的服務,無論是電話問安,或是社區關懷據點辦的活動,都是子女們可以結合的好資源,這些在社區中的社會福利單位能夠協助彌補子女住在外地難以即時照顧到老人家的不便,不妨先搜尋住家附近可以幫忙的資源,透過在地老鄰居日常的幫忙與政府單位設計的敬老服務,相信玉梅遠在異鄉也能夠感受到,有好多分身在老家幫忙照看著老媽媽,也讓老媽媽在自己喜歡而熟悉的環境中度過人生的黃金年華。{延伸閱讀-《中化居服員-淑德》他們的故事─感動服務楷模郝淑德